这几年,我渐渐发现:只要你开始自我成长,不管是阅读、健身、还是写作,一旦你真正开始做,你就会后悔:自己怎么没有早点开始。
理财也是一样。
这篇文章,只是一个还在路上的人,在理财这条路上的一些经验总结。
请记住,我的方法论,不一定适合你。
我只是想给你看一看,我在这条路上,是如何走的,踩过哪些坑,现在是如何做的,有哪些思路。
假如能够对你有所启发,是我的荣幸。
2020年3月,疫情在家极其无聊,加上没有生活费来源,日子过的有点窘迫,萌生了一些理财的念头。我偶然中报名了长投学堂的小白理财训练营,学到了一些理财的基础观念。
比如:理财,“不懂不碰”,“越早越好”等等。
小白营的后期,班主任开始疯狂推销长投后续课程。四门课1500+。
我毫不犹豫的,
放弃了。(还不是因为穷嘛。)
后来,自己摸索着学习基金课程、指数基金定投课程。
目前对基金这一块比较熟悉。
因为保险和股票课程,我都未进行学习,
所以这篇文章里面主要涉及基金部分。
大概3月份,在妈妈的账户放了600 ,六个月来,目前涨了50%+(不好拿图)
断断续续在进行的定投,目前差不多进行了6个月,投资共计1000+,收益合计100+了。
目前看来,处于亏损状态的是南方原油。是唯一一笔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的投资,不过我相信过上两年一定会起来(经济发展的必然),没有卖出,就还没有亏损。
也是后来才醒悟。
这个东西未来不会再碰,原油、军工这些,不在我的能力圈范围内。我也不打算做短线。
告诉你,我也有过亏损。
是因为,一帆风顺的人,太过顺利的人,往往容易骄傲,未来的潜在损害更大。
亏损,会令人产生一些敬畏。
以上仅仅是为了证明,理财这件事情,也许我有一点点可以分享给你的内容,列了以下8个点。
1、生活费的分配(普通大三学生)
每个月生活费一到手,就转给老妈150做养老金,往自己基金账户存300左右。
然后再用钱。
一个存钱小窍门给你啦,“先存后花”
偶尔会有一些零散的小钱进账,有时候会零花,有时候存起来。
其实,20岁这个年纪,把钱拿来学习,收益率是最高的。
我也超级认可这个,所以你看,我一定会给自己预留学习的钱。(买书150)
不过呀,学习,也不是存钱和月光的借口呢···
一百多块,买些经典的好书,够看好几个月了。
比如前段时间买的《管理学(第13版)》、《组织行为学》、《毛泽东选集》···
2、我是如何操作的
目前我不用支付宝投资了,我主要用的就是“蛋卷基金”。
3、为什么会相信银行螺丝钉
他这件事做了五六年了,出过几本超棒的书,在这个领域很有名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淘宝搜索“银行螺丝钉”。
公众号“定投十年赚十倍”
而且,他持续做估值表好几年,免费供其他人投资参考。
哎呀,就是相信嘛!这还有什么好多说的。
4、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品种。
年化10%的收益,每个月几乎不用花时间思考,思考的过程全部由钉大解决,我只需要无脑定投,提升场外赚钱能力就好了。
再加上,他自己也是拿真金白银在投资,我直接使用他的思考,却不用多花一分钱,还有比这更轻松的事情了么?
虽然我在这方面也略懂一些,不过,说真的,有些事情,交给专家就好。
要相信,青春很贵,时间很贵。
5、理财方面读过的书不多,最推荐给小白的就是这两本
《富爸爸穷爸爸》、《小狗钱钱》
这两本书都是那种,超级通俗易懂,内涵却又极其丰富的书。
当然,再好的书也有瑕疵,这两本书的瑕疵就在于他们不能直接让你赚到钱,但是事实上,好像也没什么一读就能让你立马赚钱的书。
我认为,好好读一下,一定会让你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获得更美妙的人生。
《富爸爸穷爸爸》这本书,我已经读过5遍以上了,最近还要读上几遍,常读常新,总有收获。
6、给妈妈规划养老金的思路
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工,未来养老金基本为0。不早点开始谋划,未来就是坐吃山空。
他们对自己的未来,真的不太乐观。
我觉得,人到老年,最担心的事情,不是“人没了,钱还在”,而是“人还在,钱没了”。
这就是要做理财这件事情的理由。
现在的通货膨胀率可能在5%左右,银行1年定期收益率3%不到,每年的钱不断在贬值。
这种方法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在10%-15%之间,所以做这件事情,长期来看(十年二十年),非常有必要。隔着十几倍或者几十倍吧,懒得算数了,数学不怎么好。
选择:红利指数基金(分红比较多的基金,就是未来每年会拿一些分红给你,可以提现,且无损于资产)
计划是从现在起,采取每月定投的方式,
每年投入共计大概1万左右,10年时间共计投入10万左右,10年后这笔钱的市值大概在26万左右,每年的分红可以达到1万元左右。
别说等到八九十岁都可以拿钱了,等到100岁也可以,活多久,拿多久。
利用资金的复利,希望这笔钱能够覆盖未来爸妈基本的生活费。
(未来等我工作了,收入增加,投入的钱也一定会增加,这是目前的简单规划。)
其实国务院早就发布过报告,到2035年左右,养老金基本就会消耗殆尽,因为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增长,越来越多的老人拿退休金,但是工作的人数增长的却没有那么快。
出的钱多,进的钱少。
未来指望拿养老金,的确也不怎么靠谱。所以我提倡:每个个体,自己需要有养老规划。
对了!还有一个重要信息:
在《百岁人生》这本书中提到了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趋势,(我在樊登读书会听到的这本书)
我按照趋势算了一下,00后的人均寿命很可能在100岁左右。
没钱养老,未来真的会很不体面。
7、为什么要在20岁的时候,就开始给妈妈存养老金
如果没有和妈妈沟通和规划养老金这件事情,我大概不会知道,其实妈妈也会很焦虑。
她会担心我以后会不会不给她养老,会担心我以后混得不好怎么办,会担心自己的老年过得不幸福。
在我给她好好聊了我的养老规划以后,我会发现,妈妈眼里,终于是笃定和底气。
这些规划,让她知道女儿的心里是有她的,让她笃定的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很好。
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?一家人,力往一处使。
好好活着,不必担心坐吃山空的一日。
头脑中的念头,从不停担忧未来,变成现在照顾好身体,好好赚钱。
这就是给她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,这颗种子,让我们的心靠的更近。
8、基金投资之外的一些思路。
1)我很担心一些意外的发生。
在校大学生会有一些保险。我自己另外买了一个意外险,赔付金额好像是100w,受益人写的是爸爸妈妈。已经告诉姐姐这件事情了,发生什么意外直接找理赔,算是给他们一点点安慰,和金钱上的一些保障。
但是当时投保的时候,我也没学习太多关于保险的知识,所以不做推荐。
未来如果学习了理财相关内容,再写点东西分享吧。
2)去年一整年,给自己也存了一笔小小养老金,每个月投入120左右,1/10的生活费。疫情3月份,由于没有生活费进账,就暂停了投入。前几天偶然一看,发现有近2000了,每个月分红4元左右,我也没管,放那等着增值就好。
这个也是活的越长,领的越多。
3)好好保护身体,定投健康
巴菲特老爷爷99%的财富都是在他60岁之后复利出来的。
所以,金钱的力量,需要时间来展现。
不过呀,你还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情是,巴菲特老爷爷在十来岁的时候就给自己规划好了金钱复利曲线,30岁的时候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哦~
所以,好好赚钱吧。
圣经里说,贪恋钱财是万恶之源。
可是,钱,能帮助我们和家人活得更体面,能够帮助更多的穷人。
所以,“金钱不是万恶之源,贫穷才是”
在时间的长河里,愿我们一起抱富。
首发于公众号:沥青说。经常发一些类似的干货(算吧?),后台发送电子书也可以帮忙找(如果看到的话),欢迎来找我玩呀~
|